什么是大頭瘟?大頭瘟的類似說法有哪些?很多執(zhí)業(yè)藥師考生希望網校老師幫忙總結一下,因此小編將相關知識為大家整理如下:
1.大頭瘟:溫毒的一種。又稱“大頭風”或“大頭傷寒”。是由于感受風溫時毒,入侵肺胃而發(fā)病。以頭面紅腫或咽喉腫痛為特征。嚴重的可出現耳聾、口噤、神昏譫妄等危候。
2.癥瘕:腹中結塊的病。堅硬不移動,痛有定處為“癥”;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為“瘕”。癥瘕的形成,多與正氣虛弱、血氣失調有關。常見的有氣滯血瘀、痰瘀互結而成。
3.瘰疬:生于頸部的一種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頸部皮肉間可捫及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連,其中小者稱瘰,大者稱疬,統(tǒng)稱瘰疬。
4.癭瘤:指頸部甲狀腺腫塊或囊腫,因其狀紅色而隆起,形如“纓絡”狀,故名。
5.痰核:指皮下腫起如核的結塊,多由濕痰流聚而成,結塊多少不一,不紅不腫,不硬不痛,用手觸摸,如同果核狀軟滑而能移動,一般不會化膿潰破。
6.癰疽:毒瘡,多而廣的叫癰,深的叫疽醫(yī)學考試在線搜集整理。
7.丹毒:俗稱流火,是由A族B型鏈球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的一種急性炎癥,常表現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紅腫熱痛,好發(fā)于顏面及下肢,可有頭痛、發(fā)熱等全身癥狀。
8.痄腮:是因感受風溫邪毒,壅阻少陽經脈引起的時行疾病。以發(fā)熱、耳下腮部漫腫疼痛為臨床主要特征。
9.贅疣:疣。皮膚上長的肉瘤反離群而贅疣。為附于身體之外的肉瘤。
10.疳積:以神萎、面黃肌瘦、毛發(fā)焦枯、肚大筋露、納呆便溏為主要表現的兒科病證。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頭瘟以及類似說法的介紹,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相關知識請關注醫(yī)學考試在線!
我們能押中考題,當然知道考什么!課程咨詢熱線:400-6286615
我們連續(xù)三年押中30道以上的原題,掃描下面的“yaoshiv”微信二維碼或加QQ群號,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說不定有考試原題哦:
QQ群:執(zhí)業(yè)藥師交流3群227510343、中藥群:291876905 西藥群:290551102、 2元眾籌群579383454、 免費課件領取群129224834
掃一掃二維碼關注博傲教育 金題App免費下載,注冊時填寫邀請碼1463[海量試題][歷年試題]等著你!
![]() |
![]() |
![]() |
博傲護理 | 博傲藥師 | 博傲醫(y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