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

咨詢熱線:400-168-0561(免長途費)
當前位置:首頁 > 藥士 > 復習指導

2022藥學職稱考試生理學必背的九大考點

2022-06-08 來源:醫(yī)學考試在線 瀏覽次數(shù): 發(fā)布者:李老師

為了幫助各位2022藥學職稱考生更好的備考復習,醫(yī)學考試在線網(wǎng)小編專門整理了2022藥學職稱考試生理學必背的九大考點,速看!

考點1 細胞的基本功能

1.單純擴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質由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移動的過程。

(1)影響因素:

①物質在膜兩側的濃度差;

②膜對該物質的通透性。

(2)擴散物質: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物質,如O2、CO2、N2、乙醇、尿素和水分子等。 

(3)特點:

①不需要載體;

②不消耗能量;

③擴散的最終結果是使該物質在膜兩側的濃度達到平衡。 

2.經(jīng)載體和通道膜蛋白介導的易化擴散:某些帶電離子和水溶性分子借助細胞膜上特殊蛋白(載體或通道蛋白)由高濃度向低濃度轉運的過程。

①經(jīng)載體的易化擴散轉運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親水物質。

②經(jīng)通道的易化擴散轉運Na+、Cl-、Ca2+、K+等帶電離子。

3.主動轉運:是由離子泵或膜蛋白介導的消耗能量、逆濃度梯度和電位梯度的跨膜轉運。

考點2 血液

1.紅細胞在血液中數(shù)量最多。

男性 (4.5~5.5)×1012/L,

女性(3.5~5.0)×1012/L。 

2.蛋白質和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葉酸和維生素B12是紅細胞成熟必需的物質。腎臟產(chǎn)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是機體紅細胞生成的主要調節(jié)物。

3.白細胞生理 

(1)分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2)數(shù)量:(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細胞占50%~70%,淋巴細胞占20%~40%,單核細胞占3%~8%,嗜酸性粒細胞占0.5%~5%,嗜堿性粒細胞占0%~1%。

4.血小板生理 

(1)數(shù)量:(100~300)×109/L。

(2)功能: 

①維持血管壁內皮細胞的完整性;

②釋放血小板源生長因子,修復受損血管; 

③生理性止血作用。

(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黏附、釋放、聚集、收縮、吸附。

5.生理性抗凝物質 最常見的是抗凝血酶Ⅲ、肝素 。

考點3 循環(huán)

1.心臟一次收縮和舒張構成的一個機械活動周期稱為心動周期。

2.每搏輸出量:一側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

3.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1)心臟的神經(jīng)支配:心交感神經(jīng)興奮時,節(jié)后纖維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心迷走神經(jīng)興奮時節(jié)后纖維釋放遞質ACh。

(2)血管的神經(jīng)支配:交感神經(jīng)纖維節(jié)后神經(jīng)末梢釋放的遞質為去甲腎上腺素,與α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導致血管平滑肌收縮,血壓升高。

考點4 呼吸

1.肺通氣是指肺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呼吸肌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變化稱為呼吸運動,是實現(xiàn)肺通氣的原動力。

2.反映肺通氣功能的主要指標

(1)潮氣量: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

(2)肺活量:盡力吸氣后,從肺內所呼出的最大氣體量。反映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是肺功能測定的常用指標。男性3.5L,女性2.5L。

(3)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氣量

用力肺活量(FVC)是指一次最大吸氣后,盡力盡快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

用力呼氣量(時間肺活量):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力盡快呼氣時,在一定時間內所能呼出的氣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考點5 消化

1.胃液成分:水、鹽酸、胃蛋白酶原、粘液、HCO3、內因子。

2.鹽酸的生理作用

(1)提供酸性環(huán)境,激活胃蛋白酶原; 

(2)殺死隨食物入胃的細菌; 

(3)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易于被消化;

(4)與鈣和鐵結合,形成可溶性鹽,促進它們的吸收; 

(5)進入小腸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 

3.黏液:機械屏障保護作用可降低H+在黏液層中擴散速度,含HC0,中和H+,形成黏液-碳酸氫鹽屏障。

4.內因子:形成內因子—維生素B12復合物,促進維生素B12吸收。

考點6 體溫及其調節(jié)

1.主要產(chǎn)熱器官:安靜時肝臟為主,運動時骨骼肌為主。甲狀腺激素是調節(jié)產(chǎn)熱活動的最重要體液因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以及生長激素也可刺激產(chǎn)熱。

2.人體的主要散熱部位是皮膚。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人的體表體溫時,通過:

①輻射散熱(最主要):以紅外線的形式散出。

②傳導散熱:直接傳給與皮膚接觸的較冷物體。

③對流散熱:指通過氣體流動來交換熱量。

④當環(huán)境溫度升高到接近或高于皮膚溫度時,主要是蒸發(fā)散熱。包括不感蒸發(fā)和發(fā)汗兩種形式。

3.體溫的定義:身體深部的平均溫度。

正常值腋窩:36.0——37.4℃;

口腔:36.7——37.7℃;

直腸:36.9——37.9℃。

4.體溫的正常生理變動

①晝夜變動:一般清晨2——6時體溫最低,午后1——6時最高,每天波動不超過1℃;

②性別差異:成年女性的體溫高于男性0.3℃,而且隨月經(jīng)周期而發(fā)生變化,排卵前日最低;

③年齡差異:兒童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體溫較低;

④肌肉活動、精神緊張和進食等情況也影響體溫。

考點7 尿的生成與排出

1.腎小球的濾過是指血液流經(jīng)腎小球毛細血管時,除蛋白分子外的血漿成分被濾過進入腎小囊腔而形成超濾液的過程。

2.腎小球濾過的動力是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10mmHg。

3.腎小球的濾過率: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正常成人平均值為125ml/min和180L/d。

4.腎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包括重吸收和分泌。

5.重吸收:由腎小球濾過形成的超濾液在流經(jīng)腎小管時,腎小管上皮細胞選擇性地將物質從腎小管液中轉運到血液中去的過程。

6.分泌:腎小管上皮細胞將自身產(chǎn)生的物質或血液中的物質轉運至小管液的過程。

考點8 神經(jīng)

1.突觸指反射弧的傳入神經(jīng)元與中樞神經(jīng)元之間、中樞內神經(jīng)元與神經(jīng)元之間,以及傳出神經(jīng)元與效應器細胞之間的連接部位。

2.經(jīng)典突觸為化學性突觸,其信息傳遞媒介為神經(jīng)遞質。

3.突觸傳遞的過程:突觸前神經(jīng)元的興奮(動作電位)→突觸前膜去極化→電壓門控Ca2+通道開放→ Ca2+流入突觸前末梢內→促進突觸小胞內遞質釋放→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起Na+通道開放→產(chǎn)生突觸后電位(EPSP)。

考點9 內分泌

1.激素按化學性質分為四大類:

(1)蛋白質和肽類激素。主要包括下丘腦調節(jié)肽、胰島素、降鈣素、胃腸激素、腺垂體及神經(jīng)垂體激素、甲狀旁腺激素等。 

(2)胺類激素。主要為酪氨酸衍生物,包括甲狀腺和腎上腺髓質激素。

(3)類固醇激素。主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腺激素、1,25-羥維生素D3。

(4)脂肪酸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由花生四烯酸轉化而成。

2.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物質與能量代謝,促進生長和發(fā)育過程,嬰幼兒缺乏甲狀腺激素將患呆小癥,生長素缺乏將導致侏儒癥。

以上“2022藥學職稱考試生理學必背的九大考點,速看!”文章內容由醫(yī)學考試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更多2022藥學職稱考試動態(tài)及政策解讀歡迎關注醫(yī)學考試在線網(wǎng)。

推薦課程

推薦圖書

×
熱線電話
400-168-0561
備考QQ群
醫(yī)師群: 457349802
護士群: 398775807
護士群: 392484747
藥師群: 375711639
備考微信群
博傲護理 博傲藥師 博傲醫(yī)師
20年專注醫(y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