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

咨詢熱線:400-168-0561(免長途費)
當前位置:首頁 > 中醫(yī)師承確有專長 > 復習指導

中醫(yī)師承相關名詞解釋(一)

2023-02-21 來源:醫(yī)學考試在線 瀏覽次數(shù): 發(fā)布者:王老師

        關于中醫(yī)師承相關名詞解釋(一)的相關內容,博傲教育網(wǎng)老師為大家整理總結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

        (1培土生金:也稱補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指咳嗽日久,食欲減退。

        (2陰虛:指陰液不足。表現(xiàn)“五心煩熱”,或午后潮熱,唇紅口乾,舌質嫩紅等。

        (3陽虛:陽氣不足或機能衰退。陽虛則生寒,癥見疲乏無力、自汗、面色淡白、舌質淡嫩等。

        (4虛火:真陰虧損引起的發(fā)熱。如心煩、盜汗、口燥咽干、舌紅苔少、陰虛勞損等。

        (5虛邪:致病邪氣的通稱。因邪氣乘虛而侵入,五邪之一。

        (6虛勞:病名。虛勞包括因氣血、臟腑虛損所致的多種病癥。

        (7虛脹:病名。脾腎陽虛者,腹部脹滿,畏寒肢冷,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脈細。

        (8虛熱:陰、陽、氣、血不足引起的發(fā)熱。虛証的發(fā)熱,兼見其他虛性的癥、脈、舌,從其他虛証中鑒別其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而施治。

        (9虛損:病名。見《肘后方》。主要可概括為氣虛、血虛、陽虛、陰虛。

        (10虛煩:指陰虛內熱,虛火內擾而見心中煩亂,睡眠不安寧。

        (11虛煩:指陰虛內熱,虛火內擾而見心中煩亂,睡眠不安寧。

        (12虛喘:指氣喘由于正氣虛者。根據(jù)見癥的不同,分為氣虛喘、陰虛喘、真元耗損喘等。

        (13虛風內動:由陰虛、血虛內生的風証。表現(xiàn)眩暈、手足蠕動等。

        (14虛火上炎:腎陰虧虛。表現(xiàn)為咽干、咽痛、頭昏目眩、心煩不眠耳鳴、健忘、手足心執(zhí)等。

        (15虛煩不得眠:指心煩睡不著的病証。本証可由氣虛、陽虛、陰虛、余熱等不同因素導致。

        (16理中:調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虛寒証用溫中祛寒法治療。

        (17名門:有生命的關鍵之意。是先天之氣蘊藏所在,人體生化的來源,生命的根本。

        (18理血: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涼血、溫血、祛瘀、止血等。

        (19推拿:即按摩。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

        (20營衛(wèi):出《靈樞·營衛(wèi)生會》。營氣和衛(wèi)氣的合稱。

        (21營氣:營運于脈中的精氣。溫病辨証中,營分証和氣分証工在合稱。

        以上分享的內容,由博傲小編搜集整理,如果您覺得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分享給朋友。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試報名審核信息、復習資料、備考干貨請關注博傲教育。

推薦課程

推薦圖書

×
熱線電話
400-168-0561
備考QQ群
醫(yī)師群: 457349802
護士群: 398775807
護士群: 392484747
藥師群: 375711639
備考微信群
博傲護理 博傲藥師 博傲醫(yī)師
20年專注醫(yī)考